Blog

懷安筆跡

blog-post

文章分類: 新聞媒體分享區

標籤: 防疫 自治 法治

【獨立評論@天下】防疫下半場,你準備好了嗎?

(本文同步受邀刊登於2021.05.26獨立評論 天下)

世界各國的防疫效果,如今已經逐漸出現明顯的區分,無疑進入下半場的勝負時間了。以歐美各國來說,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,消費性支出也有顯著回升,更預計在7月底左右可以解封。此外,歐盟等國也研議推出「疫苗護照」,沒有施打疫苗的外國人可能無法入境,或是被要求一定的隔離期間。

反觀東亞,鄰近的日本疫情依舊嚴重,以過去幾週的統計數字來看,東京都每日新規的感染人數平均約為800人上下;台灣的雙北自5月15日以來也進入感染高峰,雖然沒有那麼高,卻也不可小覷。下半場的防疫會是如何面貌?或許我們可以從個人、家庭及企業三個面向來提前思考。

首先,為了防疫之故,人們外出工作與通勤的時間大減,某程度表示大家都待在家中,社交活動也因此降低。對應少子化的社會趨勢,人的孤獨感將相形加深,網路虛擬與心靈層面的連結點應該會是未來焦點。

此外,對欠缺自律性的人來說,在家工作不一定比較有效率,特別是缺乏獨立作業能力的勞工,無疑可能面對無薪假或是失業危機。由於後疫情下的勞動社會必然更強調彈性工時的重要性,居家辦公對於「自決型」的勞動人力來說是一大福音;但「他決型」的勞工可能難以適應遠距辦公,聘用的邊際效應過低,恐會加速被企業淘汰。

再來,因疫情導致停課的學童,如何善用網路資源進行線上學習,也是一大問題。數位化落差會間接導致貧富差距更加被突顯,網路資源不足的偏鄉如何因應快速到來的數位化,將是未來教育的一大考驗。同時,因疫情封鎖的緣故,家庭成員間的相處時間變長了,各類摩擦接踵出現,一旦調適不良便可能會有家庭暴力等問題;如果家長放無薪假,經濟壓力與日俱增,終日在家的大人很容易將小孩當成情緒出口。以日本經驗來看,疫情封鎖期間的家暴通報案件數就有顯著的增加,相對的搶劫及闖空門等案件數則是有所下降。

後疫情時代,企業要面對的難題也不會比較少。以遠距上班來說,雇主無法看見員工實際工作的狀態,對於習慣掌握全局的老闆來說想必很痛苦。較佳的解決方式是掌握每位員工的特性專長與產能輸出量,平時就有進行人資管理的企業,於防疫下半場將有更多利基點。此外,不管是遠距辦公、異地辦公或是居家辦公等形式,免不了透過視訊會議來做聯繫,然而,會議的隱私性不一定有足夠擔保;再者,對於企業內部的營業秘密而言,以線上會議方式提出或是進行討論,是否仍舊具備所謂的合理保密措施,可能需要更多智慧。至於商務合約因為疫情影響,導致履約困難,是否一概可以適用情事變更條款,也有待更多討論。

可想而知,因為這波疫情而產生的各項改變,有些可逆,但有些已經回不去了。然而我們也無需悲觀,過往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危機總是帶來巨大轉變。例如歐洲黑死病導致年輕勞動力減損,卻間接推動了工具技術革新。此次疫情有人說加速推進了數位化進程、拉大貧富差距或是中產階級消失等,究竟實情如何,可能要過了數年後人們回顧歷史時才能知道。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,未來世界的變化,我們每個人都在局裡,沒人可以置身事外,從而將更加仰賴人們的自治與法治。

新聞出處連結:

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2/article/10903

分享此文章 :

blog-post

【工商時報】受僱期不等於保存期,時間到不一定丟得掉

blog-post

【新創圓夢網】群眾募資之下的法律風險

blog-post

【工商時報】淺談試用期約定下的常見爭議與雙頭馬車